1 业务概览
1.1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小米集团长期以来的支柱业务,2024年智能手机全年营收1918亿元,占全年营收约52%。根据2024年财报小米集团归母净利润率约为6.4%,手机业务贡献约122亿利润。
根据小米集团财报和相关机构的研究数据,小米智能手机的全球销量约为1.68亿台,其中海外销量:1.2亿台,占比75%。
国内销量:4200万台,占比25%。因此可以认为海外市场销量成为左右智能手机业务增长能力的重要因素。
国内市场
根据2024年小米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季度表现,结合Canalys等机构数据,整理如下表格:
2024年小米手机中国市场季度销量及排名
季度 | 出货量(百万台) | 市场份额 | 同比增长 | 市场排名 | 关键事件 |
---|---|---|---|---|---|
Q1 | 未进前五 | <14% | 未披露 | 未上榜 | 新品空窗期,供应链调整 |
Q2 | 10.0 | 14% | +17% | 第5名 | Redmi K70热销,618促销拉动 |
Q3 | 10.1(推算) | 14.8% | +12.8% | 第4名 | 高端机型占比提升至23.3% |
Q4 | 12.2 | 16% | +29% | 第4名 | 小米15系列发布,高端增长22% |
如表中所示,小米手机的国内销量2024年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第四季度增速扩大至29%,其原因可以是2024年春天发布的小米su7提升了品牌价值;同期中国政府开始推行电子产品的消费补贴,刺激了消费;小米在四季度发布了新的旗舰手机小米15。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国补推行后,中国智能手机的销量季度增长率达到约9%,小米的增长率大于9%,说明其它手机厂商竞争乏力。比如oppo、vivo和苹果手机增长率落后均值。所以小米的市场占有率也在攀升,2025年1季度,小米手机销量同比增长约40%,国内总销量达到约1100万台,市占率接近华为达到约20%。这可能是由于中国政府在2025年初加大了国补力度。
海外市场
根据2024年小米财报及市场数据,2024年小米手机海外销量:
- 总销量:1.2亿台(占全球销量1.686亿台的75%)。
-
区域表现:
• 印度:销量2601万台(未提同比)。• 东南亚:越南市场Redmi Note 14系列热销,2024年Q3低价机型份额达27%。
• 非洲:2025年Q1同比增长32%,份额13%。
2025年Q1海外销量变化
• 同比下滑8.7%(从2024年Q1的3120万台降至2850万台)。
• 原因:印度需求疲软(份额下跌)。
总结 在全球化战略和国补的联合作用下,小米手机业务增长显著。但是2025年1季度海外销量增长乏力,国内在高速增长后已经开始挤压弱势的手机厂商,可能会引起潜在的竞争导致增长能力下降。
1.2 家用电器
根据小米集团2024年财报数据,家电产品(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营收分季度及国内外市场情况如下表所示:
小米2024年家电产品(IoT与生活消费产品)营收分季度及国内外情况
季度 | 国内营收(亿元) | 海外营收(亿元) | 总营收(亿元) | 同比增长 | 关键产品表现 |
---|---|---|---|---|---|
Q1 | 约150 | 约110 | 260 | +20% | 空调出货量超170万台(+55%) |
Q2 | 约160 | 约120 | 280 | +25% | 冰箱出货量81万台(+20%) |
Q3 | 约180 | 约130 | 310 | +30% | 洗衣机出货量48万台(+50%) |
Q4 | 约250 | 约160 | 410 | +52% | 空调全年出货680万台(+50%) |
补充说明
-
全年总计:
• 国内营收:约740亿元(占71%)• 海外营收:约520亿元(占29%)
• 总营收:1041亿元(同比增长30%)。
-
数据来源:
• Q1-Q3数据基于季度增速及产品出货量推算。• Q4数据来自财报明确披露的IoT业务总营收及增速。
-
产品亮点:
• 空调、冰箱、洗衣机全年出货量分别增长50%、30%、45%。•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9%(2023年为25%),主要来自东南亚及印度市场。
小米家电的业绩增长显著,该业务板块总营收超过1000亿,利润达到约63亿。
1.3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业务是小米自2021年开始规划,2024年发布产品的重要新增业务。是小米各业务板块中增长最显著的。
小米汽车截止2025年5月20日,共发布2款产品,分别为xiaomi su7和xiaomi su7ultra。2024年三个季度销量超过13万辆,贡献营收328亿元,根据财报,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可达约18%-20%,参照特斯拉的盈利能力,估算小米汽车未来的净利率约为7%-10%。受制于小米自有汽车工厂的产能,在当前产能利用率接近100%的情况下,其销量可被较精确估计。
2 业绩预期
2.1 盈利预期
手机业务
2025年小米将发布自研芯片‘玄戒O1’,如果芯片性能和质量得到市场认可,可提升小米的利润率和品牌价值。在国补持续发力的背景下,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预计仍将维持约9%-12%的增长。根据2025年一季度的数据,小米手机的国内销量增速达到40%,在新芯片和新汽车对品牌价值的提升作用下,全年国内销量同比增长预计可达40%-50%。2024年国际销量增速低于国内约3%-5%,根据2025年1季度数据,海外销量预计增速慢于国内增速,由于小米手机海外营收占比超过60%。这可能导致总增速小于40%。因此乐观预计小米手机业务在2025年增长40%,具体数据仍需等待后三个季度的销售数据。2026年远期预计,小米的产品价值增长将放缓,若继续增长可能会对苹果,ov和三星等厂商造成较大压力;同时,在国补连续发放近两年后,刺激效应可能会走低,因此预期2026年增速在20%-30%。使得2025年盈利约为171亿元-183亿元;2026年利润乐观估计约为200亿元-237亿元。
智能家居业务
小米家电业务增长显著,2024全年增长约40%,得益于独特的智能家居生态和国补的刺激,预计2025年全球营收增长仍将维持40%-50%的增速,使得盈利达到88亿元-95亿元。同时与家电强相关的互联网业务贡献利润约70-80亿元,预计增长率与智能家居业务相当。
智能汽车业务
小米汽车一期工厂在产能利用率达到100%后预计全年可生产75000*4 = 300,000辆。小米计划2025年交付35万辆,预计剩余的50,000辆任务将由小米汽车二期工厂承担。鉴于二期工厂已经竣工,乐观预计在六到七月投产,则生产时间接近5个月,与一期工厂不同,二期工厂预计将生产新发布的xiaomi yu7汽车。5个月时间大约可以交付66,000辆。小米yu7定价估计与小米su7接近或稍高,则小米汽车2025年平均售价约为26万/辆。因此汽车业务预计营收951亿元。小米汽车一期工厂预计2025年将实现盈亏平衡,二期工厂预计2026年营收覆盖研发成本,则总共可实现利润为85-90亿元。
总结
根据上文的分析,2025年小米集团预计盈利将达到355亿元-380亿元,折合当2025年5月20日股价(54港币)PE可降至34-37倍,小米集团大概率可以实现该业绩。此估值要求2026年盈利增长率超过25%,达到约445亿元。若智能手机业务乐观增长,两座汽车工厂产能利用率100%的情况下实现盈利,家电业务维持高增长,那么2026年的业绩达标的概率接近75%。
若小米三期工厂和产品同样供不应求,预计到2027-2028年后小米的汽车业务营收和盈利将与手机业务持平或者赶超,届时小米集团支柱业务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或可将当前估值兑现至20-25倍,进入成熟企业阶段。
关于股价
小米集团当前价位54港币,受短期芯片发布,一季度财报公布和yu7发布的影响短期股价可能达到或超过60港币(1.6w亿市值,60倍PE)。2025年业绩发布后或预期40%增长将持续至2027-2028年后,则高PE可能会维持,股价可能达到75港币左右。因此2025年内股价45港币以下有投资价值,45-50港币拥有较大概率的获利空间,50-60存在波动风险,60以上风险持续提高。2026年股价暂无法预测。
利空因素有:
- 小米汽车事故和少量工艺问题(不影响产品力)
- 大量手机芯片和汽车智驾芯片依赖美国进口,或受到关税战冲击和实体清单类制裁